image.png

倘若你站在山丘上,請為我凝視遠方。

1. 前提

當初會遇到這本書是因為2022年的書店大賞,而且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這本書突然銷量暴增讓我很在意。

看之前只知道是俄羅斯女狙擊手的故事,甚至不知道這是捏造時空背景還是基於哪一段史實的小說。現在覺得當初沒有被劇透真的太好了。 啊,但是我有看到一句書評「在此書中與主角一起發現真正的敵人是誰」,這讓我在看書時也一邊在推敲著這篇故事裡想訴說的真正的敵人會是誰。

2. 敵人

謝拉菲瑪射殺正在強暴女人的米哈伊爾時,我能感覺到作者想在這裡講述「對女人來說,男性也是敵人。有時那存在感會超越家鄉被毀滅的仇恨。」。謝拉菲瑪心中的敵人從個人(葉卡、伊莉娜)變成德國人群體,然後最後是這些在戰爭中的男人(或是戰爭、以及在戰爭中丟棄道德的男人)。

普通人要泯滅良心開槍時內心必須要有一個理由。那個理由很少是為了自己,通常會是「為了保護某人、某事物而逼不得已」或是「為了幫某人復仇」。他們找到理由後緊緊抓著,讓理由為自己負罪,這是使自己在開槍浴血時逐漸背離人性的安全索。無論謝拉菲瑪是為了村民開槍打獵,又或者是為了女人而開槍射殺米哈伊爾,我覺得都是一樣的。

相反的,伊莉娜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軍校時代要學生們去想理由。而且這些理由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如果是來自黨國教育填鴨式的()在臨場時肯定會無法說服自己,陷入無法戰鬥的窘境。

但在戰爭的社會、在戰場的團體中能秉持信念與自我行動的,恐怕只有主角的小隊。而且他們還是特立獨行、有別於男性士兵群體的獨立女狙擊手(地位還不低)才能大聲地講著信念與道德吧。還有護士塔妮雅,超級偉大。

如同狙擊的距離與角度,謝拉菲瑪也在不斷地試錯、調整「信念」的準心。

<aside> 📔

**《黃金神威》**野田サトル

有個軍官角色正是「幫自己的部下製作為了大義上戰場殺人的動機」的天才高手。我就不劇透是誰了。在打上面那一段時我一直想到這個人。

image.png

</aside>

3. 平庸的邪惡